大数据技术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通过分析海量数据获取新的知识和见解,帮助企业提高产出和效率。
1:什么是大数据
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传统数据库中进行存储、管理和分析的数据。它包括了海量、多样化、快速增长的数据,但具体的数据类型却各不相同。大数据可以用来描述人们的日常生活,如购物、出行、搜索等;也可以用来描述企业的运营数据,如销售数据、生产数据、物流数据等。大数据日益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,因此大数据技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。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挖掘、数据分析、数据库管理等。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大数据,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。

2:大数据的特点
大数据特征一致性(Volume)、多样性(Variety)、高速度(Velocity)是指大数据所具有的3个主要特征。(1) 一致性(Volume)。数据规模巨大。如,每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产生的数据总量超过40亿GB;2008年全球有2亿人使用Facebook,每天上传的照片超过30亿张;每天在Twitter上发布的推文达到60亿条。(2) 多样性(Variety)。大数据类型多样。如,文本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地理位置、结构化数据(如数据库)、非结构化数据(如博客、微博)等。(3) 高速度(Velocity)。大数据生成和传播速度快。如,每秒有2000万人在Facebook上传照片;每天有4800万人在微博上发布推文;每天有5亿人通过微信交谈。
3:大数据的应用场景
大数据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,例如金融、政务、医疗、教育、物流、气象、交通等。金融领域可以利用大数据来进行风险控制、市场分析、客户关系管理等;政务领域可以利用大数据来监督管理、决策分析、资源配置等;医疗领域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分析疾病趋势、优化医疗资源、提高医疗水平等。教育领域可以利用大数据来提高教学质量、优化教学资源、提高学生成绩等。物流领域可以利用大数据来优化物流路线、提高运输效率、降低运输成本等。气象领域可以利用大数据来预测天气、优化气象预警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等。交通领域可以利用大数据来优化交通管理、提高交通运行效率、降低交通事故等。
4:我国的大数据发展
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,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。我国大数据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,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,并且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。据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,到2017年,我国大数据行业规模将达到1610亿元。目前,我国的大数据应用主要集中在金融、政务、能源、通信和公共安全等领域。金融领域是我国大数据应用的先行者,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。政务领域也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技术,并取得了显著成就。能源领域则是我国大数据应用的新兴领域,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试点。通信和公共安全领域也在逐步开始应用大数据技术。
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,未来的应用潜力巨大。企业应当加强对大数据的研究,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。